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亚琛世界马术节劳力士大奖赛上,一匹花马(Skewbald)的亮相吸引了观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这匹毛色独特的马不仅在视觉上与众不同,更在激烈的赛事中成功进入附加赛,表现出了令人意外的竞技实力,也打破了花马“不适合高水平竞技”的固有印象。 初次亮相,表现稳定 “我们搭档大约一年半了,这是他第二场五星级赛事,”格里特·尼伯格在亚琛世界马术节期间的采访中说道,“虽然他还算是这个级别的新手,但他的表现已经越来越成熟,我今天非常满意。” 10岁的“PING PONG”还不是一匹经验丰富的马,但已经展现出了令人信赖的跳跃能力与心理素质。在此次亚琛世界马术节劳力士大奖赛的首次亮相即能完成如此表现,实属难得。 格里特·尼伯格补充道:“他是一匹非常特别的马,不仅因为他的毛色。他对高级别赛事的适应速度很快,进步令人惊喜。他聪明、愿意配合,技术稳定,跳跃能力强,对障碍非常专注。最令我欣赏的是他的心理素质——始终冷静、放松,并高度关注骑手的指令。” 技术与风格兼备 “PING PONG”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本次亚琛世界马术节劳力士大奖赛解说嘉宾们的注意:“其实前几年,我们总是会看到一些这种颜色的马,但跳跃能力非常出色的并不多。但近几年,专门繁育这种颜色的马的人越来越多,也确实有越来越多的‘花马’出现在高级别赛场。” 作为这场五星级大奖赛的新面孔,“PING PONG”在第二轮比赛以及附加赛中的体力虽略显紧张,但在整场比赛中保持了高度专注,跳跃质量始终在线,在比赛过程中也非常卖力,展现出作为顶级障碍马的潜力。 不仅仅是“特别的颜色” 在传统认知中,花马更多被认为是表演马术、自由骑乘中的常客,而非场地障碍赛的主力。这种印象并非毫无依据——花马曾长期不在主流马种的颜色登记系统内。在国际马联的马匹登记中,“PING PONG”的颜色被登记为“其他”。 “PING PONG VAN DE LENTAMEL”小时候 然而外表并不能定义一匹马的价值。真正决定竞技水平的,是马匹的体能结构、性格与训练背景。颜色,只是一种外在表现。 事实上,像“PING PONG”这样能在高级别障碍赛中表现突出的花马,在近年已不再是个例。随着繁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外貌独特但运动能力不打折扣的花马开始慢慢出现在国际赛场的舞台上。 2018年,“PING PONG VAN DE LENTAMEL”以4.8万欧元的价格踏上前往德国的新旅程 “PING PONG”本身出自比利时温血马(BWP)注册系统,父系为著名的种马 “Emerald van’t Ruytershof”,血统优良。2024年“PING PONG”首次征战高级别赛事,便在西班牙阳光巡回赛的三场CSI4*大奖赛中摘得两冠一第四的佳绩,令人瞩目。
在花马仍未完全获得主流认同的当下,“PING PONG”的表现无疑具有突破性意义。他代表着一种新的可能:优秀的障碍马,不必拘泥于毛色传统。花马的故事,是关于偏见如何被打破,也是关于马术世界如何变得更多元的写照。 “PING PONG”的成功,不只是一个毛色特别的马打破偏见的故事,更是运动马繁育多样性、个体潜力和系统训练成果的体现。未来,花马或许不再只是“特例”,而将成为竞技舞台上的真正“黑马”——兼具实力与风格,值得被重新定义。 |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