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人物 查看内容

额尔登·吉日嘎拉:我热爱马术,更热爱冒险

2022-8-31 10:48|来自: 《马术》2017年6月刊

摘要: 作为全球最高级别五星级场地障碍赛,在2017浪琴表环球马术冠军赛·上海站(以下简称上海 LGCT)中,世界最高排位的近 60 位骑手纷纷前来挑战。而额尔登·吉日嘎拉是仅有的获得外卡的四位中国参赛骑手之一,并且是唯 ...


作为全球最高级别五星级场地障碍赛,在2017浪琴表环球马术冠军赛·上海站(以下简称上海 LGCT)中,世界最高排位的近 60 位骑手纷纷前来挑战。而额尔登·吉日嘎拉是仅有的获得外卡的四位中国参赛骑手之一,并且是唯一真正的中国大陆“本土骑手”——主要在国内训练、比赛。对于参加 LGCT 比赛的感受、骑手道路的选择、国内马术行业的发展,他对《马术》杂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应该有更多中国面孔参加上海LGCT比赛

我是临时决定参加比赛的。这个比赛(上海LGCT)办了好几年,我一次都没去看过,因为时间上和朝阳公园马术世界杯“撞车”。这次,我觉得有机会参加,就和马主说了,他也很支持我。国际比赛都打到“家门口”了,我想让关注马术的人能在比赛中看到更多中国人的面孔。往大了讲,这是个民族问题,中国人应当出现在国际赛场上,不论能力强弱。

我给中国马协的领导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参加 LGCT 比赛,他说,你可以参加。上海LGCT 除邀请世界排名前 15 到 20 的顶尖骑手参赛之外,还给了中国马协四张外卡名额。领导告诉我,中国马协骑手积分排名前四名才有资格申请外卡,而我在去年的总积分排名第二。

当时我在欧洲,原本是想租马,但发现不合适,所以临时决定买马。一共才试了两次,也没有磨合时间,就在仓促中把它买了下来。这匹马是一匹 11 岁的骟马,品种是威斯特法伦。说实话,它也没有参加过真正的大型国际比赛,只参加过德国当地的赛事,但由于预算问题,还是选中了这匹能力“将将及格”的马来上海参赛。当我在上海比赛时,马主看到我的表现激动到流泪。因为只有我们俩知道这匹马的情况,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个秘密。同场竞技的马匹中有世界上最昂贵的马,考虑到实际情况,马主觉得能有勇气完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其实中国也有能打较高级别比赛的马,但是上海 LGCT 的马匹运输方式比较特殊——国内的检疫检验标准和欧洲不一致,骑手只能使用从国外“飞”过来的马,比完赛再让马“飞”回去——这就导致了国内的马匹没有机会参加比赛。

体验过LGCT这场国际级大比赛之后,我发现中国骑手与国际顶级骑手的差距明显,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骑手参与国际高级别比赛的机会太少。我认为,如果中国骑手今后想要在大型赛事,比如奥运会、亚运会中拿到好成绩,就是要不断参加比赛。现在国内举办的比赛也逐年增多,一年有十几场国际马联FEI的比赛,虽然没达到5星级,2、3星的比赛也很频繁了。我们只要肯花精力去参与、学习,不断锻炼自己,总是有机会的。同时也希望各单位、俱乐部能够鼓励地方多举办马术比赛,多给马术发展的土壤。

今年只是一个开始。在刚结束的上海LGCT,都是我一个人在单枪匹马作战,因此,我在各种准备上都处于劣势。如果说下次还有机会参加比赛,能准备得更加充分,与马匹的配合时间更长,那么结果一定会更好。现在,我更有经验了,可以把相关赛制、障碍难度等信息和参赛的过程与体会传达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让更多中国骑手了解,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中国人出现在 LGCT 的赛场上。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技术和比赛上了

我是内蒙锡盟人,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喜欢马。13岁那年,我通过了一个马术学校的招生考试,打算去北京学骑马。当时家里父母也不同意,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们怕我发生危险。但我还是太喜欢了,坚持离开家乡。

从93年开始,我如愿进入北京一家马术学校学习。当时一共有60多个学生,现在坚持在马圈里工作的只有我和杨富军教练。96年我毕业之后一直在做职业骑手,以比赛为主。2005 年,我边教学,边训练,开启马术教练的十年职业生涯。在这十年里,国内比赛开办迅猛,而我却因为工作原因没办法参加,心里一直难以割舍,我还是想做一名职业骑手。

2014年,结束沈阳全运会后,我决心暂别马术教练行业,回到老家,找了一间马房打算重新开始。我坚持比赛,也是在这一年,在西坞乡村马术俱乐部,我打破了全国超高赛的记录,跳了 1.95 米,总算是完成了我的梦想。年底又去到广东赢得了 3 星级比赛。

我经常干冒险的事情,以前经常去跳超高赛,朋友都说,“这哥们儿疯了”。我也骑过比较年轻的马参与大型比赛,2009 年,我曾经骑乘一匹 6 岁的马打全运会,从 1.4 米高度起跳。这几年,我在比赛方面一直很顺利。今后如果年龄再往上,也没关系,我觉得跳到 60 岁没问题。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中国的赛事正在蓬勃发展,不出国门就能打很多比赛。几乎每场国内的比赛我都会参加,不论是作为骑手上场参赛,还是学生参赛时作为教练来指导。如果场场比赛都想拿到好成绩,不太现实,因此每年我都会给自己定计划,有目标地着重打几场比赛。

但同时,我也计划每年有一段时间去国外训练,去感受氛围、磨炼自己。一方面,我想跳出“安全区”,因为自己已经参加过很多次全运会、锦标赛,心态上有优势;另一方面,国外的一些障碍的摆放和难度与国内有区别,因此,我认为去国外学习是有必要的。

但凡走进马圈,就很难出去了——它有一种魔力。马对于我来说,像战友、朋友、孩子一样。很多词可以用来形容马术:惊险、刺激,等等。我很看好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希望在青少年身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更容易接触到马术,中国马术未来的希望还是在青少年身上。

技术上,我们要克服困难,寻找问题。马匹的能力是有区别,但要懂得反思自己。我一直在教我的学生,比完赛后一定要鼓励马匹,让马匹有信心,找自己的问题。在成长与学习阶段,从马匹、他人身上挑毛病,都不是关键。

在意识方面,家长、教练、俱乐部要注意正确引导,身体力行,让孩子懂得吃苦。我当时在马术学校里学习的时候,什么都做。比如帮忙喂马、铡草、整理粉料,早上4、5点,教练就带着我们一起为喂食做准备。现在最顶尖的骑手,很多都是从马夫做起的。孩子学马术,不能全靠教练去教,还要自己锻炼生存能力。当然,现在学骑马不会这么辛苦,但是只有吃过苦了,才会懂得珍惜,包括对马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比赛就是人马一起上“战场”,马就是你的“战友”,它会害怕,你是“战士”,就要鼓励它。我也受过伤,现在腿上还有钢板,已经6年了。但我还得重新上马,要鼓起勇气。

任何一种运动到了顶尖,看的是天赋、勇气和反应力。在高级别比赛的制速很高的情况下,要把一切杂念排除掉。没有扎实的功底和勇气,无法做到。比赛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要按照规定路线走,同时应付发生的各种状况,这是分秒中的反应。

马和人作为两种独立的个体,需要去磨合、配合,这是一种细致、微妙的感觉。最后达到心灵能够沟通的境界,人才能把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像老将刘同晏和库布齐,他们人马的配合我认为是近年来中国人马组合中最完美的搭档。

文/尹天姿 图/由受访者提供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