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马术运动逐步走进家长和学生的视野,专注于青少年马术教学的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而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加入马术运动的学习,则是青少年马术教育的新风向标。 在全市青少年中推广马术运动 近年来,包括上海、苏州等地在内,长三角地区的马术运动发展势头迅猛。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有马术俱乐部大大小小 30 多家,马匹保有量 1000 匹,马术人口在 2000人左右。从率先在市运会中增添马术项目,到正式推出“上海马术进校园”活动,上海市在马术运动普及、推广与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18 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各中小学马术进校园活动,为正在就读的青少年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接触马和马术运动的机会。 2019 年 1 月 19 日,为在全市青少年中推广马术运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马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上海市深创教育发展中心联合支持成立了上海市中小学马术联盟。联盟一经成立便大力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并出版了一本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马匹知识、文化和马术运动的富有童趣的精美图本——《马术那些事》。 上海市中小学马术联盟秘书长屠蓓蓓在“2019中欧马产业交流研讨会”上表示,联盟将全力组建专家咨询顾问团和训练指导教练团两大团队;将整合马术文化教育场馆、马术训练场馆、马术比赛赛事运营商、马术器材供应商、马匹养护公司等各方资源为联盟奠定坚实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将定期举行家长、学生、教师、教练、校长、俱乐部六方会谈,为每位优秀的小骑手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配套相关文化学习、赛事集训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目前国内已经开展了马术教学的中小学校屈指可数,我们以其中两所分别位于江浙和北京地区的国际学校为例,以作参考。 枫华国际学校——马术选修课成为热门课程 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交界处,位于淀山湖畔的枫华学校是国内最早一批拥有校园马术馆的国际学校之一。学校马术中心配备了 30 匹教学马匹,共有 12 名马术教练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学校在小学部和初中部都开设了马术选修课,枫华的马术课程向来都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已经累计吸引了上百名学生参与。 学习马术并不只是学骑马这么简单,对学校来说,开设一门马术课并不容易。枫华学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张伯安告诉我们,除了与国际一流的杭州宽地马业有限公司专业团队合作,从爱尔兰、英国、匈牙利等国引进优质马匹,学校还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设不同专业级别的马术专业课程。具体而言,与欧洲马术教学同步,学校的马术专业课程采用马房管理理论、马房实践,结合马术骑乘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掌握马术的基本知识、基础骑姿与控马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在马房里喂马、刷马、备马,与“马老师”打交道。 “马是很通人性的,马的自信都来源于骑手。”枫华学校马术中心总教练张胜利说道:“作为奥运会中唯一一项人与动物共同参与的运动,马术能够教会孩子们如何换位思考,与人相处和沟通。马匹非常敏感,如果骑手担惊受怕,它们也会放不开。如果骑手能够克服恐惧与马沟通,马也会受到鼓舞,更好地完成动作。所以与马相处,能够锻炼孩子的决断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胜利表示,在国内每次业余爱好者参与的马术比赛中,他都能看到不少来自上海俱乐部的参赛者,其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高。“过去,人们还觉得马术是一项贵族运动。现在,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已经了解并喜爱上这项运动,这在苏浙沪地区尤为明显。”在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期间,学校还特意组织了学生观看赛事。今年枫华学校也将安排学生参加中国马术协会通级赛考试,让学生考取专业骑手证书。 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马术项目在学校基础教育中的探索 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5 年前始开设马术教学课程。学生在上课时间进行马术专项训练,每周 10 小时以上,几乎与文化课学习时间一般多。把马术专项训练融入学校教育,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间的集中,以及专项课程的相对密集。 海外国际学校马术中心梁作工教练表示,从骑术水平上来说,学生在小学一年级结课时可以实现独自控马,学习两点式骑乘、前倾骑等技术,并开始练习跑步;在小学二年级便进行地杆、交叉杆的障碍练习;如果能坚持到 6 年级,预期能达到跳跃 80cm 障碍的水平。 除了骑乘技术的精进,项目还开设了人马关系和马术生活方式两门课。北京校区的马术技术总监、前爱尔兰国家队队员 Austin Melia 表示,在他的眼里,骑马不仅需要具备发展骑行技能的身体能力,还需要有对生活和有智动物的心理理解,因此学生们需要在每周二学习马术理论知识,其中包括马匹护理知识、马术文化、马术比赛规则等,此外周四还有专业的老师带领学生做适合于马术运动的体能和瑜伽练习。通过课程的多元化拓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马术的认识更加全面。 马术专项训练在学校的管理模式下开展,因此在管理标准上也更趋向于“学校教学模式”。马术教练每人分别负责一个班型的教学,需要设计课程、写教案,每周汇报教学情况。教练上岗需要持有 BHS 或者 Gallop 证书或拥有一定骑乘水平,此外,学校对教练的综合素质也有要求。教学以外,教练还担负着打理马房和马匹以及训练马匹的任务。 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在细节上养成好的习惯,为未来的马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在海淀外国语双优学院学习马术的初一学生阳宜函和赵禹捷说,每次上课时她们都会独立完成骑乘的准备和善后工作,“在上马之前,需要备马、牵马、刷马,拿鞍子、水勒、汗垫,备鞍、调节肚带,上马后会慢步、快步、跑步、做障碍练习,下马后卸鞍、冲洗打理马匹……”骑马要遵循的“规定动作”在她们无数次的练习后已经烂熟于心。 目前,海淀外国语分别在北京、北京京北(延庆)、武汉、海南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五个分校区开展马术项目。虽然学费不菲,但“双优班”因为主打“学术与运动双管齐下”的特色教学模式而倍受热捧。“这几年更多人意识到了马术运动对于青少年的积极影响,所以报名双优班马术专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现在五校区共 50 名学生在双优马术专业学习。在本校‘幼升小’‘小升初’阶段有 30 多人报名学习马术。马术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感到自身的价值和自信,也让更多的家庭积极地参与进来。”梁教练说。 在马术课堂中提升孩子的文化自信,在马术训练中提高孩子的行为自律,在马术比赛中激发孩子的精神自觉。我们期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术运动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马术未来将成为国内重点中小学校的“标配”,而不仅仅局限于国际学校。 文/Aileen、尹天姿 图/由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提供 部分采访资料来自“上官新闻” |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