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马术比赛设置与奥运会稍有不同,奥运会中的一块三项赛个人金牌在全运会上改成了12000米速度赛马金牌,但均设六块金牌。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广东队夺得两枚金牌,独占鳌头,新疆队、上海队、湖北队、香港队各摘得一枚金牌。 首块金牌:盛装舞步团体 戏剧性场面出现在产生金牌前最后一个出场的运动员,他就是全国锦标赛冠军广东选手顾兵。他的表演决定广东夺冠还是新疆夺冠,只要他稳定发挥,广东的冠军就会到手。前八个动作都十分顺利,突然一阵狂风卷入赛场,一个红色花盆随风刮到马的蹄前,瞬间场地一半挡板也随风倒下。此时,场外的观众都为顾兵担心和惋惜,我也感觉顾兵不太走运,人马一乱肯定失金。可此时的顾兵如入无人之境,依旧做着动作。这时工作人员到场内告知,比赛暂停。随后,顾兵掉转马头在场边依旧做动作。铃声响起,裁判决定从第九个动作重新开始,顾兵十分稳健地开始了比赛,结果他以出色的表演使广东超出新疆2分多,从而赢得了这枚金牌。丹麦籍教练约翰十分感慨,对顾兵临危不乱的镇定给予极高的赞扬。 第二块金牌:盛装舞步个人 痛失团体金牌的新疆队,已没有退路。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马术女骑手刘丽娜开始向金牌冲击,她必须拿出奥运骑手的勇气,她成功了。新疆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光明说:“刘丽娜是能打硬仗的新疆姑娘。”赛后,广东教练白捷勇评论说:“刘丽娜表现固然好,但顾兵的策略不对,他太求稳了。在团体中求稳成功了,但今天如果更放开些,也同样有可能冲金。” 第三块金牌:三项赛团体 经过前两天的盛装舞步团体和个人比赛之后,第三天三项赛团体比赛的局面更为严峻。暂排在第一名的广东队仅与第二名的上海队差10分;第三名的山东队与第四名的江苏队差8分,这就意味着第三天的场地障碍赛无论哪个队多打掉两、三根杆,就会失去金牌和奖牌。结果,之前暂排在第二名的上海队在最后一项场地障碍上演了大翻盘,最终获得金牌。广东队获得银牌、山东队获得铜牌。特别值得提的是,山东队第一次参加全国马术大赛就拿到了铜牌,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四块金牌:场地障碍赛团体 广东、香港、上海第一轮后排在前三名,广东三人只罚4分,香港和上海各罚12分。第二轮比赛,香港队发挥失常,上海队最后出场的张滨打掉了一杆,使得广东队最后获得冠军。 第五块金牌:场地障碍赛个人 香港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但这次全运会由于检疫的原因,只能临时从欧洲购买百万元左右的马运入中国,所以人马配合上自然不够稳定。团体比赛首轮罚零分的林子心,一不小心从场地东侧围栏跳出了场外,引得在场观众哈哈大笑。定神一看,围栏确实很像一道障碍,可能是选手稍一走神儿,就把围栏当成了障碍。据说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在欧美也是罕见的,这也成了马术界的永久花絮。香港队的选手的确是技高一筹,林立信以两轮罚零分的绝对优势夺得冠军,而来自广东的李振强两轮罚4分名列第二。 第六块金牌:速度赛马(12000米) 速度赛马和上届全运会一样仍为12000米距离,比赛形成一边倒的形势,代表湖北队的北京马主郭进训练的三匹马,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汇海精英和汇海大圣以15分34秒和15分54秒的成绩分获冠、亚军,而金银庄主(六岁扇马)因冲刺时弯道换腿蹬空,造成右前腿骨折,按照国际惯例实行了安乐死,引起热议并成为焦点。湖北夺得速度赛马金、银牌很好理解,这是因为北京马主郭进的马代表湖北参赛,这种做法符合全运会相关规定。而死马一事就相对复杂,可以听听不同的声音。 通过本届全运会的速度赛,我们发现了其中的一些提高与不足之处。 为了确保赛马的安全,竞委会采取了多项措施: 1、对马匹健康的检验检测进行了严格把关。本次全运会,有国际兽医以及香港赛马会的相关人士组成的验马评审团,如果发现参赛马匹有跛行、瘸腿等情况,将在待检区等待接受复检,如果复检不合格,赛马就必须退出比赛。而在检测过程中,最初待参赛马匹有77匹,后来缩减为40匹。又经过层层检测,包括香港和澳门相关部门出示的马匹退役证明,以及临近比赛前因为身体健康状况被淘汰的9匹马,最后出现在全运会速度赛赛场上的马匹数量为19匹。 2、按照国际马术协会“马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任何情况下,骑乘人应当善待马匹,爱护马具及俱乐部设施,绝对禁止虐待和伤害马匹的行为。否则,骑乘人将被取消骑乘资格,并对因其行为造成的马匹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在今年全运会上,各支参赛队的爱马意识越来越高。从对马匹的爱护,到按规则进行马匹的检验检疫,以及比赛过程中宁可牺牲成绩也要保护马匹的安全,这样在保护了马匹同时,马主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为了确保赛马的安全,竞委会采取了多项措施,譬如比赛中途设立多个监控点,裁判一旦发现赛马有过度疲劳或受伤的迹象,有权立即示意骑手停止比赛,并协调专业救护人员对赛马进行紧急处理。而在比赛终点还安排了兽医和救护团队,随时待命,对赛后的马匹采取输液、降温等措施,全力保障赛马的安全。同时,济南国际赛马场对速度赛马的赛道要求也是极其严格,原先铺垫的沙子都取自泰安,经过密度5毫米的筛子筛选过的。不过,在全运会之前的举行测试赛期间,骑手们纷纷反映赛道沙子有点软,打滑,经过考察实验并征求专家意见,决定在现有沙子里加一点黄河淤泥(沙),这些粉末状的细沙能够明显增强黏结力,也不容易打滑。 不足之处: 通过本届全运会,我们的运动队在训练上还需要提高,在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上还需要加强。比如运动员对速度赛马的耐力掌握不是很好,看见别人跑得快,就不去考虑自己的节奏而只是追赶对手,最后不得不因为马匹没有力气而退赛或无缘好成绩。西藏队的一匹马上来就加速跑了3-4圈,导致后程跑得很困难。北京队的马“无敌”因为在速度分配上出现了失误,跑到3500米的时候就连续超越对手导致自己后劲不足,最终失去了取得好成绩的机会。 【背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设有一块10000米速度赛马金牌,2001年的广东全运会设了1800米和5000米两块速度赛马的金牌。为了探索中国马发展道路,继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优势项目(速度赛马)的发展,2005年江苏全运会速度赛马改为一块速度赛马金牌,距离为12000米。主要目的是以延长距离的方式排除世界上短距离速度最快的纯血马参赛。可是,很快出现了新的情况。为了拿金牌,各队开始了向纯血马的速度耐力极限挑战,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前所未有的尝试。最终,内蒙古队的一匹纯血马沙尘暴勇夺冠军。由于在练习和比赛中有部分马匹死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声音】本次速度赛马比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听听赛后业内人士的不同声音: 北京马协副秘书长王冀豫:我认为12000米这项赛事应该立刻取消,无论什么原因对马的伤害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应该考虑在世界马圈的影响。 速度赛马冠、亚军马主郭进:我认为伤马的原因不在12000米的距离,主要原因是训练不到位。我的两匹马赛后三天均恢复了状态,健康状况良好。获第五名的内蒙队上届冠军沙尘暴是14岁的老马,这次成绩已超过了他上届拿冠军的成绩,也没有出问题。我记得2008年在武汉举行的全运会选拔赛时,很多要报名参加全运会12000米比赛的马,有些可能连8000米的实力都不具备。想夺金牌但更应该重视过程,人的项目需要备战四年,赛马也同样应该如此。我的这两匹马2007年训练量就达到了12000米,2009年7月测了一个12000米全程,当时就破了16分。有了系统训练和实力做基础,马的安全就会有保证。我对有些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十分气愤,什么杀马比赛、猎杀行动,都是没有责任心、缺乏知识的表现。安乐死的那匹马,如果腿不断,很可能是第三名。安乐死这种方式是国际马联惯例,但这匹马并不是因为12000米距离,而是在弯道处蹬空了造成骨折,很多人没闹清楚就炒作,这是不利于中国赛马运动发展的。 青岛马协主席邹敬清: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设速度赛马的(10000米)金牌,到2009年全运会设速度赛马的(12000米)金牌,50年过去了,我想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发展过程。可以肯定与当时的各种条件有关,经过了50年的摸索,我们应该在主管部门的组织下,把专家学者聚在一起好好总结并尽快作出决定,才是当务之急。 奥运马术障碍骑手黄祖平:我的看法是,马术运动的前提是不能伤害马。欧美各国在现代马术和赛马上,比我们早几百年,我们应该多请教国外专家的意见并尽快同国际接轨,没有必要去冒着巨大风险尝试。我想12000米的速度赛马应该取消。 锡盟草原穿越俱乐部经理江树军:草原上赛马,一岁马通常跑12公里比赛,两岁马就要20公里以上,所以马种是关键。纯血马平地赛世界上最长的约3300米,英国有个7200米的30道障碍的越野障碍赛,用的也是纯血马。速度赛马,特别是长距离赛马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是否可以把距离加到纯血马无法承受的长度,如20公里。这在草原上是一个正常的距离,也将对我国马种的改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但对全运会设一块速度赛马金牌基本没有意见,多数意见是要缩短或加长距离。到底设多长的距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在下一个全运周期到来之时,能提早做出个决定。这样既有利于下届全运会的准备,也能在讨论和决策过程中普及马的科学知识。 文/蔡猛,摄影/李艳阳 王勉励 |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