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中国数千年北方游牧民族的继承者,鞍马文化是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马鞍对蒙古族来说不仅是骑马的必备之物,而且是骑手和马的重要装饰物,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马鞍的制作和装饰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一匹训练有素的快马,配上一副雕花镶银的马鞍,一下子就抬高了主人的身价。可见,马鞍的优劣也能成为主人身份和地位的体现。这种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历史传统,缔造了灿烂多姿的鞍马文化。 2011年4月21日,经内蒙古文物局批准,锡盟多伦县马具博物馆正式开业。该博物馆的展品全部是由民间收藏家马东升的祖孙三代历经数年收集起来的,尤以蒙古马鞍著名。开业当天,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副馆长蔡长河,中国马业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马评人蔡猛,受邀前去为博物馆开业剪彩。 多伦马鞍发展的历史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南部的多伦县,过去曾是草原地区重要的漠南商埠,每年都有大批蒙古马经多伦销往内地。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以北的乌兰布统平定了葛尔丹叛乱,在多伦地区与外蒙三部及内蒙古48家王公贵族进行了“康熙会盟”。随后,为了给北方游牧民族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以稳定边疆,清政府采取了怀柔政策,委派“龙顶商人”(从事皇室贸易的商人)进驻多伦,与蒙古地区发展贸易,并带来宫廷造办处的工匠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使得多伦汇集了大批一流的手工艺制造者,多伦的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在那个南船北马的时代,马是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马鞍是骑乘必备之物,因此多伦马鞍制造业应运而生。在鼎盛时期,多伦制作马鞍的作坊达50余家,规模最大的作坊有工匠近百人。 鸦片战争后,国内很多地区建有洋人租借地,因此西方的“跑圈赛马”便传入中国,在我国天津、青岛、汉口、上海、广州等地都建有跑马场,上海还建有“跑马厅”。当时多伦地区商贸繁荣,因此蒙古草原上的马匹源源不断的运往多伦,由当地的马倌进行调教筛选后,再经马商贩之手运往内地参加比赛。在多伦,与马有关的手工业十分兴盛,尤以制鞍业最为发达。多伦马鞍的制作与其它地区不同,在鞍木的使用方面,其它地区的马鞍多由6-8块木材制作,多伦马鞍仅用四块上好的鞍木用胶对接而成,人称“四块玉”,不裂不散,坚固耐久,多年不变形。多伦马鞍的式样主要有大官座、小官座、元宝式、三元式、乌珠穆沁式、青海四平式、新疆哈萨克式等。一盘上好的马鞍需要5-6个工匠共同制作完成,包括砍鞍子匠、铁匠、银匠、赶毡子匠和皮匠,最后由技艺最好的工匠来完成整体的装配,一盘上好的鞍具才制作完成。整个制作过程精细、复杂、严谨,有时一盘上等的鞍具需要多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多伦马鞍以其选材讲究,造型精美,乘坐舒适,结实耐用等特点闻名各地,除向中原内陆、新疆 、青海、西藏等地源源不断的供应外,更经外蒙古恰克图远销俄罗斯的游牧民族地区。 民国以后,多伦商贸日渐衰退。据多伦商会档案记载,1929年多伦尚存马鞍作坊23家,解放初只剩7家,公私合营后,马鞍作坊全部合并于民族用品厂。至上世纪90年代民族用品厂解体后,仅剩的一批老工匠也只能在家里制作马鞍具了。 马东升,民间马具收藏家,多伦马具博物馆馆长,祖孙三代痴迷收藏。初次见到他的时候几乎没有说话,他似乎不擅言辞,很温和谦虚。直到他骑上马背,那种看得到的兴奋和不顾一切,让人不由得感叹这是一个真正的马背民族。 据史料记载,世界上多数穆斯林都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后裔,而马馆长就是回族人。元朝时皇宫里的回族主要为统治者提供天文、数字、手工艺及养马、驯马的技术,所以,马馆长的祖辈就已经开始跟马结缘。小的时候,马东升馆长的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做着与马相关的工作,但他说,主要给他带来影响的还是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他的祖父、父亲都十分喜好收藏,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千方百计收藏到自己家中。祖父年轻时在“鞭杆会”工作,那是一个专门从事牲畜交易的民间组织,因当时交通落后,牲畜商人买卖的牲畜都是由人工骑着马,边放牧边赶路,将牲畜群护送到张家口、天津、集宁等地出售的。挣到钱后,看到钟爱的藏品会买下来,像揣着宝贝似的拿回家。建国后,国家非常重视防疫工作,从土匪手中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其中还包括四五十套的马鞍。那时候正处在文革时期,大部分人不懂文物的价值,就把收缴的马具都放到典当行出售。当时在县防疫站工作的马馆长的父亲就是在那个时期把大部分马鞍藏品收集起来的。 因为从小就痴迷骑马,加上祖父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使得马馆长对收藏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鞍、马镫、马棒,马鞭,从最初的兴趣到后来的痴迷,年近五十的他在几十年的收藏生涯中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有一次,在一位老牧人家中发现了一盘好马鞍,那是老牧人用了多年的心爱之物。多年的收藏经验,使得他一眼就看出这盘马鞍的文化价值,为了说服老人把马鞍交给自己,竟然在老人家住了下来,用马具文化目前岌岌可危的现状及传承保存马具文化的紧迫性,和留住草原民族的传统手艺、把马具文化传承下去的想法,一遍一遍苦口婆心的讲给老人听。随后的两个月时间又频繁出入老人家中,终于用真诚感动了善良的老牧人。至今,这件藏品依然是所有藏品中最有价值之一,并将永久珍藏于多伦马具博物馆供后人参观。可见,作为一名民间收藏家,要想成立博物馆谈何容易。 近年来,多伦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盟委、行署建设“文化大盟”战略的号召,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精心培育群众共同参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使民族工艺不灭失,保存工艺,留住手艺,对马具博物馆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扶持。县委领导表示,作为民间收藏爱好者,马东升馆长经历了几代人的含辛茹苦,在各种社会背景下,保存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民族文物,并且当作一项传承民族文化的事业去做,实在难能可贵。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马馆长祖孙三代历经数十年收集起来的藏品终于得以向世人展现,也让他和年迈的父亲激动不已。当然,筹建过程是艰难的,仅马具整理修复一项就非常复杂。在技艺失传、零部件的缺失的情况下,为了配齐全套马具,马馆长走遍了北京、呼和浩特及内蒙古各个盟市的各大旧货交易市场,有时跑好几天也找不到一件藏品。有时看中了一件配件,经常与藏品主人讨价还价三、四个小时,才能把藏品买回。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4月21日,经内蒙古文物局批准,多伦马具博物馆正式开业了。这一事件在得到多伦县委县政府的帮助扶持下,更受到了盟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天,盟政法委副书记温宝峥亲自抵达现场给予支持和鼓励。此外,多伦县委书记赵德永,县长霍锦炳,县委副书记席治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敬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寇文鑫等主要领导及文体局、文物局、旅游局的负责同志也都来到了现场给予支持,并由县委副书记席志江发表了讲话。开业典礼的最后,由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副馆长蔡长河,中国马业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马评人蔡猛共同为多伦马具博物馆牌匾揭幕、剪彩。 跟随讲解员细致精准的介绍,我们详细了解到了多伦马鞍发展的历史,及各种马鞍、马具等藏品的特点和曲折的收藏故事。最后,多伦最后一批老工匠之一,一位七十高龄的老人现场为我们表演了多伦马鞍制作技艺的简单程序。这一幕,让现场参观的几位老人感慨不已,目前,多伦最后一批马鞍制作工匠都已经七八十岁了,而马鞍制作手艺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随着马逐渐淡出民用的舞台,从事马鞍制作的工匠会越来越少,这项民族工艺正面临失传的窘境。听到大家的感慨,县长霍锦炳说:“在弘扬民族文化中,我们已制定了民办公助的模式,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将多伦古老的民族文化保留住.如恢复传统的马具加工厂、开发传统手工业等,建成一个民族文化浓郁的现代多伦。”马馆长也表示:“下一步,将以马具博物馆为依托,培养马鞍制作技艺的传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在文物保护和文化建设中尽到责任。同时,围绕马文化的挖掘,从马具收藏向马文化的研究延伸,包括马的繁育、驯马养马技术保护等,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扬。” 多伦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继2006年多伦清代古建筑群11处文物古迹列入第六批国保单位之后,多伦县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多伦马具博物馆入驻的古典建筑即是清代道光年间所建。城内保存完好的一条马市街,也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商贸的繁荣。多伦县党委书记赵德勇表示:“清代时多伦曾是商业繁荣的古城,民族工艺名噪一时,尤其是马鞍制造业在当时举足轻重。现在,政府鼓励民族文化爱好者、民间收藏家投入到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的事业中来,就是让古老文化为多伦新古城建设服务。” |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