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当缰绳消失,信任成为唯一的语言

2025-5-8 16:01

摘要: 无缰骑乘:与马重新建立联系的机会


在近几年的马术赛场上,一项革命性进步悄然兴起:无缰骑乘。无缰骑乘在2023年底正式纳入比赛规则,在2024年,三位女骑手在法国俱乐部场地障碍锦标赛中首次以无缰骑乘参赛,为这种更贴近马匹自然状态的骑乘方式铺下了道路。


而这一切在2025年2月6日迎来了历史性时刻:玛丽昂·佩里西诺托(Marion Perrissinoto)与搭档“Vanille”在波尔多国际马术场地障碍赛场上,成为该项赛事唯一一对无缰骑乘的组合。



赛场新挑战



对于玛丽昂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心理和技术上的双重考验。多年来,她习惯在训练和小型比赛中使用颈绳(cordelette)来协助骑乘。然而,站在世界级赛场上,面对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刺激、紧张的热身环境以及不断变换的现场氛围,她依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按照规定,“Vanille”在热身区必须佩戴无衔控制头具(side pull)。当正式入场的那一刻到来时,她摘掉了所有头部控制装置踏上赛场,以极高的水准完成了所有赛段。玛丽昂·佩里西诺托用行动证明了“马术可以不一样”。



无缰骑乘的核心理念


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骑手也早已将颈绳纳入训练工具中。例如,德国骑手英格丽德·克利姆克(Ingrid Klimke)就经常使用颈绳进行日常骑乘,而法国驯马师阿莉泽·弗罗芒(Alizé Froment)更是以在无缰状态下演绎盛装舞步和马术表演而闻名。


德国骑手英格丽德·克利姆克(Ingrid Klimke)

无缰骑乘并非是一种“炫技”的手段。这种骑乘方式不仅可以改善骑手的坐姿和身体控制,还显著提升了马匹的平衡、前躯轻盈度以及整体姿态。是建立在多年的基础训练和对马匹深厚信任之上的一种骑乘方式。


无缰骑乘的核心目标,是训练马匹能够明确听从骑手坐姿和腿部指令,并且始终保持自我平衡、自主调节步伐。换句话说,当一匹马在没有缰绳辅助下能做出准确反应时,这既证明了马已经内化了基本动作要领,也表明了骑手能够通过细腻的身体语言与之沟通。


训练的关键阶段


无缰骑乘训练的第一步是要拥有一匹在传统缰绳辅助下已表现稳定的马。马需要在接收到腿部信号时,能够维持均衡的节奏和步态。不论是前进、停止、还是转向,马都能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训练初期常会借助颈绳来辅助控制方向,促使马和骑手建立直接而纯粹的沟通渠道。


在训练过程中,

骑手可以通过几个步骤来实现无缰骑乘:




聆听马的反馈


正是这种扎实的基础训练,才使得玛丽昂在国际赛场上能够大胆抛开传统装备,以完全的信任和默契与“Vanille”并肩作战。她们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多年磨砺中对坐姿、腿部信号精准把握与马匹内在理解力的完美呈现。无衔骑乘不再仅仅是一种“把缰绳松开”的技巧,而是突破传统控制方式的桥梁。


马术不止于依赖缰绳,而在于骑手与马匹的信任、沟通和默契。正如玛丽昂的故事所展示的那样,当放下那些可能束缚双方的辅助工具,倾听和感受马的反馈时,也许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自由的骑乘体验。


不论你是为了提升马匹的动作质量、改善自身的平衡感,还是只是想给日常训练带点新意,无缰骑乘训练都是一个值得一试的选择。它让骑手在没有缰绳依赖的情况下重新建立与马的信任,用身体与意识去沟通。骑手会更加清楚自己的动作细节,也会更深刻地体会马匹的情绪与意图。



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只属于高级骑手的“特权”。任何水平的骑手只要愿意练习、尊重马的节奏,都可以从中收获轻盈、信任与自由。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