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在骑乘中应对马匹受惊:让“放松”成为一项技能

2025-10-29 09:46

摘要: 应对紧张马匹的训练策略

理解 “受惊”


“受惊”(spooking)是马匹天生的防御反应,它们在感知到潜在危险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这种反应是马的生存机制,而非“固执”或“不听话”。但如果在训练时这种反应频繁出现,就会影响训练效率,甚至危及骑手安全。

在应对“受惊马”时,我们首先要分清两种情况的马匹:

真正害怕的马

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缺乏安全感而产生恐惧

逃避工作的马

通过过去被“安抚”或“停下来”的经验,学会利用受惊逃避工作


两者的训练思路不同,但核心目标一致:让马学会在工作中保持放松(relaxation),并将放松视为安全的状态。



分辨“放松”与“疲劳”



放松不是“累到不动”。疲劳的马可能表现出顺从,但它的身体和心理的状态仍然很紧绷。真正放松的马,会在步伐中展现出有律动的节奏、伸展的体态和均衡的呼吸。而一味“操到精疲力竭”的训练,只会让恢复更慢、风险更高。训练的终点应是“状态平静”,而非“体力耗尽”。



放松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一项可训练的能力。骑手需要有计划地重复、强化这种状态,让马把“放松”当作对外界刺激的默认反应。只有当马能在陌生环境中自如应对、信任骑手、保持专注,真正的训练成果才会在这时展现。



骑手的心理与身体



马对骑手的情绪极其敏感。所以骑手的冷静其实是最好的引导。如果骑手在接近“危险区域”时先行紧张,手僵、腿僵、呼吸急促,马会立刻察觉并加强警惕。因此,控制骑手自己的反应,是一切训练的起点。


保持平稳的呼吸、稳定的坐姿、柔和的缰绳接触,向马传递“没什么大不了”的信号。当马受惊时,不要拍它表示鼓励、也不要停下,而是继续前行——哪怕只是慢步。这样马会逐渐明白:受惊不会带来奖励或停顿,继续向前才是安全的。




关键策略



用工作“分散注意力”:让大脑有事可做


让马集中注意力,是缓解受惊的关键策略。当马对某个角落或某些声音感到害怕时,不要强迫它正面面对,也不要用暴力手段逼迫。相反,可以让马做一个肩内(shoulder-in)或偏横步(leg-yield)经过那个区域。通过改变弯度与外侧缰的控制,马的注意力会重新回到骑手身上,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注意。这些小动作不仅能重建连接,还能在马的心里建立一种“有事可做”的节奏,取代恐惧时的混乱感。




地面训练:让放松从打圈开始



任何放松训练,都应当从地面开始。通过调教索打圈训练,让马在牵引下学会“向下伸展寻找接触”,从而逐步释放紧张情绪。在这一阶段,不追求姿态或动作的完美,只追求心态的稳定。当马在地面工作中能保持平静,愿意低头、顺从地伸展时,再进入骑乘训练。



若马在骑乘中再次受惊或紧张,可重新回到地面调教索打圈,让马通过熟悉的节奏重新建立信任。一条铁律是:绝不让一匹紧张的马离开训练场。无论训练多长时间,都必须等马真正放松、呼吸平稳后再结束。这样,马会逐渐理解:“放松”是结束工作的前提,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强化。


逐步建立“心理耐力”


训练中不应回避“可怕的情境”。恰恰相反,应在控制范围内,逐步引导马接触不同的刺激:施工声、旗帜、观众、车辆、雨伞……这些都可以成为练习机会。重要的是循序渐进,让每一次经历都以“成功”收尾。



马必须在每个场景中都能找到“放松”的出口,而非“逃避”的机会。同样,多样化的训练有助于稳定马的神经系统:野外骑乘、地面工作、平地训练、跳跃练习、放松慢步……这些都能帮助马理解:不同的环境,同样安全。很多骑手在马受惊时本能地停下来拍拍马脖子、说“没事”。这种人类式的“安慰”在马的逻辑里,却等同于“奖励”。久而久之,马会学会利用“受惊”来掌控节奏,甚至逃避训练。


因此,“没有反应”才是最好的反应。继续工作,保持节奏,假装那件事根本不存在。当马逐渐冷静下来、重新投入工作时,再用轻微的放松信号(如呼吸、触觉)给予认可,而非停下安抚。



容易受惊的马不会因为惩罚而变得镇定,而是通过理解和信任建立安全感。训练的核心是让马在工作中保持放松、专注、顺从,而不是通过强制或硬斗。一旦马掌握了“放松”这一技能,骑手也能更安全、更有效地进行训练和骑乘。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