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更快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出现,取代了马匹曾经在人类身边的位置,靠马代步似乎已成为了过去式。然而,骑着马去远方,去探索马背上留存下来的古老回忆和尘封的历史,去感受人类曾经与马一起共同构建的繁荣,是多么特别的一个过程。以下五条穿越路线并非传统的自然风景体验路线,它们包含着人文特色,背后是沧桑的历史。 印度普什卡骆驼节 《国家地理》曾称之为“世界十大骑马胜地”,骑在印度马瓦里马背上,深入沙漠,自由驰骋在古殿、古堡之间,才能彻底领略到拉贾斯坦邦的完整魅力。马瓦里马最初是为战争而培育的马品种,直至今日,在印度它们也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为了保护马瓦里马不被滥用,印度禁止出口这类马,只有在印度,才能骑乘到这种纯正的卷耳马。 飞驰穿行在沙漠之中,总能遇到形形色色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也有村庄和麦田,当地人会热情地招呼骑行的游客体验一杯暖暖的印度茶(Chai)。 骑行的第五日,抵达普什卡骆驼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骆驼集市之一,届时不仅有骆驼交易活动,还包括文艺表演、文化展示等。 骆驼节上,来往的村民们穿着各色披肩,他们头上缠着粉红色、红色、黄色或橙色的头巾,是一身装束的亮点;女性会戴着鼻环、耳环和手环,一路上观看他们色彩斑斓的服装是一种视觉盛宴。就连骆驼也要赶时尚,装扮得十分华丽,头戴彩帽,左边一条银链,右边一条彩绳。 在牧场做地道美国牛仔 赶牛(Cattel Drive)起源于19世纪,牛仔需要将牧场的牛赶到北方通了铁路的牛镇去贩卖,一路上牛仔不仅需要照顾牛群不分散、不掉膘,还要提防野生动物。随着铁路的普及和冷藏车厢的发明,赶牛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自从19世纪80年代对外牧场的出现,无数作家和画家将牛仔的浪漫故事带给了世界,“水牛比尔”科迪(Buffffalo Bill)狂野西部秀(Wild West Show)再次引起轩然大波,让牛仔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很多人的梦想。如今赶牛已然成为一种传统节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百年前的古老传统。 丝绸之路 自古以来,马一直是中亚草原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元前4200年,哈萨克斯坦北部平原的民族将马驯化;直到如今,中亚草原的民族还保持着游牧生活方式。 沿着丝绸之路,骑行于古老马文化的发源地,为期两周的穿越,将带领参与者直达帕米尔山脉深处。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发,途经塔吉克斯坦东部,最后抵达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整个旅程远离城市,深入群山中的世外桃源,沿途会经过肥沃的河谷和干旱的峡谷、高山草原和白雪皑皑的山脉。夜晚在当地牧民的蒙古包附近露营,深入感受当地生活。 马背上的流浪者之歌 位于阿根廷科尔多瓦西北的牧场(Estancia Los Potreros)已然成为当地的地标性牧场,占地 6500英亩。 4代高乔牛仔生活在此,骑上一匹克里奥尔马,进入深山学习当几天地道的高乔牛仔。跟着头戴贝雷帽的高乔牛仔,策马驰骋在草原上,马蹄翻起满是露水的泥土,空气中弥漫着薄荷和野茴香的芬芳。 爬上附近最高的山头,在阳光下俯瞰西埃拉斯·奇佳斯(Sierras Chicas)全景;抑或是跟随在马背上长大的高乔牛仔,学习牧牛和套索技巧,将牛从草原上赶回圈内;骑行至深山中的隐秘瀑布,是普通游客所不能抵达之地。 白银大道探秘 皇家内陆大干线(Camino Realde Tierra Adentro)又以“白银大道”而著称,连接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和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普韦布洛,是欧洲殖民者在北美洲大陆建立的最早、最长的一条公路。 骑乘着墨西哥牛仔(Vaqueros)的标配克里奥尔马,从墨西哥城出发,沿着古时阿兹特克部落迁徙的古道,一路经过“鬼城”、印第安风格教堂、神殿等历史遗址,穿越沙漠、橡树林、湿地、崎岖山脉,再到仙人掌谷,邂逅未被开发的古老墨西哥。 |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